欢迎访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报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第08期 本期版   合订本   报刊导读   小程序   更多期次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下一期日期查询 |  文字版 |  订阅 |  返回首页
   

邱小红:快乐阅读书香满怀

作者:采访整理 湘宁 郑子旋 摄影 玉君查看:50
 

 

 

    古时候人们常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读书可以成就个人事业,可以为国家、为民族作贡献。这固然很好,但我认为,读书的目的可以更加纯粹:不为炫耀于人,不屑装点门面,只为充实自我。

  读书使人感到快乐,阅读让人生更加丰富。相反,一旦读书陷入被动的地步,那就失去了阅读的快乐;连快乐都谈不上时,又怎么能够享受阅读的乐趣呢?人生自始至终都伴着如影随形的孤独。如果能早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很幸运,你会有一位足以抗衡孤独的精神伴侣。

  一个人的知识体系可以分成两大板块:一部分是直接经验,就是古人所提倡的“行万里路”,在实践中发现真知;另一部分是间接经验,则是相对应的“读万卷书”,从书本中汲取知识。两者不能割裂地孤立看待,它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不过客观上说,行万里路终究还是有尽头的,但读万卷书是无限的——在泛舟书海的旅程中,人们可以无限地丰富自我。我们要多读多思,在精读中品味文章的妙味,在思考中通悟个人的道路和人生的命题。从阅读中收获间接经验之后,最后还是要将其应用在“行万里路”中。博览群书和亲身躬行并不矛盾,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能收到阅读的反馈。

  当然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可能很难做到静下心来为己读书,这也是时代的无奈。就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的那样,丰富自我的精神世界属于高层次的需求。读书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在读书日这个节点,希望同学们更多的阅读,相信无论是你本人还是身边的朋友都会感染更多的快乐。快乐,不正是我们之前所强调的读书本心么?

妖魔化的电子阅读

  相信大家都注意到,近年来读书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iPad kindle,以及小小的手机屏幕,似乎已经成为了现代人阅读的主要载体。我其实是相对传统、古板的人,但我在坚持阅读实体书的同时,也开始逐渐接受甚至主要使用移动终端作为阅读的媒介。就拿iPad 来说,不仅出门携带方便,获取资源也很便利,它的阅读界面足够大,字体大小还能自由调节,这些便利性也是电子阅读被时代选择和青睐的原因。

  人们在谈起电子阅读时总会把它和碎片化阅读联系,从而一起“妖魔化”。我喜欢利用地铁上、开会前、电梯里等零碎时间来查找小知识以解决小问题,现代人的这种阅读方式跟欧阳修曾经力推的“读书三上”不谋而合。“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现代人与古人相比可以说是更进一步:知识获取的途径更丰富、过程更高效。对于电子阅读和碎片化阅读,与其谈之色变,不如开放胸怀,大胆地肯定它们的优势与进步。

  至于对传统阅读的冲击,我看未见得。阅读载体终究只是一种工具手段,电子阅读完全排斥传统阅读的命题不成立,颠覆则更谈不上。但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在信息化时代拥有更多的阅读选择,也容易在传统与科技中迷失自我。聪明人不会为之所困,但若以一颗浮躁的心去阅读,无论以什么样的载体,都无法真正享受阅读的乐趣。我们是否能沉静阅读,关键还是要看内心是否足够宁静。

  过去常用博闻强记、学富五车来赞美一个人。而现在人如果想要获取信息,只需轻点鼠标,搜索引擎就会给出海量答案。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们再也不需要积累知识了,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在交流过程中才气会自然而然地流淌于言语谈吐中。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博尔赫兹有这样一句名言,“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我非常赞同这句话。虽然贸大图书馆距离那般理想境界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一直在努力营造舒适的人文环境,希望它能够成为一个有深度、有内涵的校园文化场所。客观上看,学校的历史沉淀和相关资源还是有所欠缺的。除了继承自解放前的两万多册国家级文物海关图书文献以外,后来购置的书籍与其他图书馆的馆藏日趋同质化,这也是现在很多图书馆的共同瓶颈。

  2008 年,凝聚贸大人共同心血的新图书馆建成。虽然25000 多平方米和相对先进的硬件设施当时看来相当不错,但将近10 年过去,贸大图书馆与其它学校相比在硬件上已有差距,但我们努力在软件方面尽力提升服务水平。

  图书馆对传统文化有着引导和传承的职责,贸大图书馆很早就开始分层次、有条理地开展传统文化建设工作。图书馆每个学期开设至少三场精品专题讲座,像楼宇烈教授的“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虞海燕的“中国传统玉石文化鉴赏”等,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业内顶级专家们,为培养精英人才打下基础。在大众文化普及方面,我们开设了诗词大会、换书大集、阅读之星评选等活动,旨在培养未来精英,增加学生自身的广度和深度。

撒得十年种,总有一季收

  1983 年,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毕业后,我就来到贸大图书馆工作。1999 年至今,我一直担任着图书馆的馆长。贸大图书馆就像一座石碑,安安静静地立在惠园的一角。撒得十年种,总有一季收。我希望贸大图书馆能给浮躁社会中的学子们提供一个静心思考的空间。贸大有这么好的生源,这么好的条件,在学校各个部门的共同协作下,一定能培养出既有专业技能,又富有文化底蕴的精英!

(采访整理 湘宁 郑子旋 摄影 玉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版权所有 订阅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328次访问,全刊已有7712085次访问